护理
护理
护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
编制(修订)负责人:**********
二级学院书记、院长:**********
编 制 时 间:2015年06月
修 订 时 间:2021年06月
院 党 委 会 批 准:**********
**********编制
修订说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并对照教育部《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意见》(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及《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中各职业院校对接国家教学标准,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职业院校应参考有关内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本校办学实际,制订体现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年6月
目 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
二、入学要求1
三、修业年限1
四、职业面向1
(一)服务面向1
(二)职业发展路径1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2
五、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3
(一)培养目标3
(二)培养规格3
六、 课程设置及要求5
(一)课程平台5
(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5
(三)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设置及要求15
七、 教学进程总体27
(一)总体安排27
(二)学时分配29
八、 实施保障30
(一)师资队伍30
(二)教学设施32
(三)教学资源35
(四)教学方法35
(五)学习评价36
(六)质量管理38
九、毕业要求39
十、附录39
附件1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39
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代码:5202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人员。
三、修业年限
三年全日制专科
四、职业面向
(一)服务面向
护理专业学生主要服务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养老机构、托幼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婴幼儿托育及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照护(见表1)。
表1护理专业主要职业和主要岗位类别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 或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 |
医药卫生大类 (52)
|
护理类 (5202) |
卫生 (84) | 内科护士 (2-05-08-01) 儿科护士 (2-05-08-02) 急诊护士 (2-05-08-03) 外科护士 (2-05-08-04) 社区护士 (2-05-08-05) 口腔科护士 (2-05-08-07) 妇产科护士 (2-05-08-08)中医护士 (2-05-08-09) |
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老年护理 健康照护· |
护士执业资格证 母婴护理 幼儿照护 老年照护 失智老人照护 健康照护 |
(二)职业发展路径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由就业岗位向目标岗位、发展岗位发展。在校期间可获得1+X证书,拓展迁移岗位对接“养老、托幼”岗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路径(见图1)。
图1护理专业学生主要职业发展路径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主要面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养老护理、等专业(群)从事护理和健康照护工作。毕业后在各级各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及托幼机构从事社区护理服务、母婴保健、婴幼儿保育、健康指导等社区护理工作;在国内外养老机构担任护士、老年照护指导、康复护理员、养老机构管理者。护理专业主要工作岗位、核心能力、1+X证书课证融通分析(见表2)。
表2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职业 岗位 | 典型工 作任务 | 职业能力要求 | 对应职业能力课程 | 所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
名称 | 等级 | 颁证单位 | ||||
临床医院、妇幼保健院 | 母婴护理 儿科护理 成人护理 老年护理 健康教育 |
1.健康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2.对病人进行疾病护理及心理护理的能力; 3.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健康评估 基础护理技术 儿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 | 护士执业 资格证 | 准入 | 卫健委 |
产后恢复 | 中级 | 职业评价组织 |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产后康复机构 | 妇幼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家庭护理 | 1.计生政策宣教能力; 2.社区健康调查能力; 3.对孕产妇、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健康保健和指导; 4.社区健康指导和康复护理; 5.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新农合医疗卫生保健工作 | 基础护理技术 健康评估 儿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准入 | 卫健委 |
产后恢复 | 中级 | 职业评价组织 | ||||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 | 老年病专科护理、心理护理、老年康复护理、 | 1.老年人健康评估能力、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能力; 2.老年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能力、疾病护理能力; 3.老年康复与保健能力; 4.老年休闲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 5.老人临终关怀护理 | 基础护理技术 健康评估 急危重症护理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护理心理学 伦理与法律法规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准入 | 卫健委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
中级 | 职业评价组织 |
5、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临床护士、社区护士、老年照护等护理岗位,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健康照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护理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表要求:
1.素质
Q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Q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Q3: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Q4: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诚信意识,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Q5:具有良好的职业安全、环境保护意识、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能够踏实进取,敬业奉献,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勇于创新。
Q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Q7: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动适应社会,有较强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Q8: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Q9:具有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个性心理品质,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Q10:具有一专多能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工匠精神。
2.知识
K1:掌握必备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K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医疗安全等相关知识。
K3:掌握正常的人体形态与结构,掌握母婴、幼儿、成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等相关知识。
K4:掌握母婴、幼儿、成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教育、健康照护及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
K5:熟悉社区传染病的流行及传播的基本条件,具备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K6:了解传统中医基本特点,具有中医技术及精神科护理等专科护理知识。
K8: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相关知识,了解国际灾难护理标准和实施方法。
K9:通过护理专业顶岗实习,了解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文化。
3.能力
A1: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能力。
A2:具有对常见疾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能力。
A3:具有开展社区健康评估、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健康照护能力。
A4:具有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
A5:具有能够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照护与指导能力。
A6:具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及规范书写医疗护理文件的能力。
A7: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8: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A9:具有护理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
A10:具有通过“1+X”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具备多种健康服务技能。
6、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平台
基于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课程平台,构建护理专业“岗课赛证能”融合培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见图2)。
图2护理专业“岗课赛证能”融合专业课程体系
(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见表3)
表3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描述 | 支撑的培养规格 |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具备道德意识和职业素养; 2.具备法治素养和社会服务意识。 【知识目标】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理解并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 Q1 Q2 Q3 Q4 Q5 Q7 K1 |
主要内容 | 1.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 2.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
教学要求 | 1.教师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2.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采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方法组织教学,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辅助教学。 3.采用“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评定成绩。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 【能力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素质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
Q1 Q2 Q3 Q4 Q5 Q7 K1 K2 A1 A2 |
主要内容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5.“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6.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
教学要求 | 1.教师应按教学大纲规定,全面把握好课程深度、广度、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2.任课教师要熟练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 3.应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4.采用“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评定成绩。 | |||
3
|
形势与政策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养成关心国内外时事的习惯; 2.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知识目标】 1.全面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 【能力目标】 1.能全面思考、理性分析时事热点; 2.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和舆论的影响,能够与党、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
Q1 Q2 Q3 Q4 Q5 Q7 K1 |
主要内容 | 1.改革开放、朝鲜局势、中美关系、南海问题、反腐倡廉、一带一路。 2.数字经济、美丽中国、国际形势、周边关系、中日关系、两会汇报。 3.乡村振兴、台湾问题、经济全球化、命运共同体 | |||
教学要求 | 1.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每讲均要求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认真听讲,课下吸收并运用。学生在校期间每期开设8课时,其中第五学期主要是讲座形式。 2.任课教师平时要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关心国家大政方针,积极主动参加相关理论培训。 3.考核要求:以考试方式结业,考核分比例:平时表现60%,期末考试40%。(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新闻作业、课堂表现、社会调查、课外讨论、智课堂学习、参观考察等)。 | |||
4 |
心理教育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 2.树立助人自助求助的意识; 3.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 【知识目标】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2.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 3.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 |
Q1 Q2 Q3 Q4 Q7 Q8 |
主要内容 | 1.大学生生涯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学生人格培养、大学生学习与创造。 2.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 3.大学生常见精神障碍的求助与防治、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 |||
教学要求 | 1.要求教师具有心理咨询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2.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拓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辅助教学。 4.本课程以考查方式结业,考核分比例:平时表现60%,期末考查40%。(平时表现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智课堂学习等;期末考查主要以心理活动为主) | |||
5
|
体育(一)
|
课程目标 | 【素养目标】 1.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自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树立竞争意识,保持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 3.养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田径中跑、跳、投的基础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田径中跑、跳、投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安全、科学的身体锻炼;能制定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
Q6 Q7 Q8 A1 |
主要内容 | 田径:跑、跳、投 体育理论:“终身体育”的综合理论知 体质健康测试:体测和有关“阳光长跑” | |||
教学要求 | 1.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讲练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分组练习教学、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以网络资源与现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简化教学重难点,易于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2.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有体育运动竞赛经验、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3.各个体育项目要有专用教学场地,保证教学效果。 4.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考勤、课堂练习、实践作业等,占40%;终结性评价包括考核方式为考试(考查)60%。 | |||
6 |
体育(二)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掌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体操的基础知识;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太极拳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安全、科学的身体锻炼。 【素养目标】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自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竞争意识,保持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养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团队协作精神。 |
Q6 Q7 Q8 A1 |
主要内容 | 四式简化太极拳: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掼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体操:支撑跳跃、前滚翻、燕式平衡、肩肘倒立、侧手翻、头手倒立。 | |||
教学要求 | 1.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讲练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分组练习教学、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以网络资源与现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简化教学重难点,易于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2.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有体育运动竞赛经验、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3.各个体育项目要有专用教学场地,保证教学效果。4.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考勤、课堂练习、实践作业等,占40%;终结性评价包括考核方式为考试(考查)60%。 | |||
7 |
体育(三)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掌握1-2项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掌握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1-2项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简单战术;学会运用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安全、科学的身体锻炼;能制定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素养目标】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自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竞争意识,保持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养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团队协作精神。 |
Q6 Q7 Q8 A1 |
主要内容 | 蓝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青年拳、剑术)、健美操、网球、体育舞蹈、瑜伽、排舞、篮球裁判法、足球裁判法、排球裁判法,选取2项。 | |||
教学要求 | 1.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讲练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分组练习教学、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以网络资源与现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简化教学重难点,易于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2.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有体育运动竞赛经验、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3.各个体育项目要有专用教学场地,保证教学效果。4.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考勤、课堂练习、实践作业等,占40%;终结性评价包括考核方式为考试(考查)60%。 | |||
8 |
体育(四)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掌握1-2项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掌握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1-2项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简单战术;学会运用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安全、科学的身体锻炼;能制定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素养目标】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自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竞争意识,保持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养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团队协作精神。 |
Q6 Q7 Q8 A1 |
主要内容 |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青年拳、剑术)、健美操、网球、体育舞蹈、瑜伽、排舞、篮球裁判法、足球裁判法、排球裁判法,选取2项。 | |||
教学要求 | 1.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讲练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分组练习教学、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以网络资源与现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简化教学重难点,易于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2.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有体育运动竞赛经验、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3.各个体育项目要有专用教学场地,保证教学效果。4.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考勤、课堂练习、实践作业等,占40%;终结性评价包括考核方式为考试(考11查)60%。 | |||
9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国防、军事基本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军事技能。 【素质目标】具备基本军事素养、良好组织纪律观念和顽强拼搏的过硬作风;具有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
Q1 Q2 Q3 Q4 Q8 |
主要内容 | 1.大学生军事课绪论、国防概述、国防类型与基本特征、国防建设、中国国防历史与启示。 2.国防动员、军事思想概述、毛泽东军事思想 | |||
教学要求 | 1.教学要求:本课程针对大学生对我国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国防法规和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掌握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2.考核评价: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评价占60%,主要是线上考勤、讨论互动、作业等;终结性评价占40%,主要采用期末线上考查。 | |||
10 |
劳动 教育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劳动重要性、必要性;了解劳动岗位职责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1.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2.掌握劳动岗位基本技能。 |
Q1 Q2 Q3 Q4 Q5 Q8 |
主要内容 | 1.劳动纪律教育、劳动安全教育、劳模精神教育、劳模精神教育。 2.工匠精神教育、劳动技能考核。 | |||
教学要求 | 1.融入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贯穿课程始终。 2.劳动过程中要求配备老师进行指导。 3.劳动场地无安全隐患。 4.采用过程考核方式进行考核。 | |||
11 |
大学 语文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厚植家国情怀,树拉远大理想; 2提升人文素质,涵养职业素养: 3.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文化自信。 【知识目标】 1.学习名家名作,掌握语言及文学基本知识; 2.诵读经典作品,积累文学素材; 3.掌握鉴赏诗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 1.通过作品学习,提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提升创新思维、联系实际的能力; 3提升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
|
Q1 Q2 Q3 Q4 Q5 Q6 Q7 A1 A6 K1 |
主要内容 | 从职业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对学生聆听、口语表达、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和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等能力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是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性情、启蒙心智、塑造人格,引导学信息安全及信息素养等。 | |||
教学要求 | 1.教学要求:及时补充和更新资源库内容;督促学生进行线上自学;按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组织有序、有效。客观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等学习情况,课程考核有记录、有依据,客观公正合理。 2.学习要求: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进行线上自学、自测,梳理难点;课堂认真听课,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完成作业及课后拓展任务。 3.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4.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自主探究法等。 5.教学手段:超星通学习通平台、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资源库、多媒体教学等。 6.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增值性评价方式。 | |||
12 |
大学 英语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语言思维提升目标: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辨别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 2.自主学习完善目标: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能根据升学、就业等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运用英语进行终身学习。 【知识目标】 1.熟悉日常常用英语词汇; 2.掌握社会交际、工作、生活、学习中常见主题的常用英语表达。 【能力目标】 1.职场涉外沟通目标:能够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在沟通中善于倾听与协商,尊重他人,具有同理心与同情心;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 2.多元文化交流目标: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Q1 Q2 Q3 Q4 K1 A1 A2 |
主要内容 | 1.主题类别包括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和职业与环境三个方面; 2.语篇类型包括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 3.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 4.文化知识涵盖哲学、经济、科技、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社会习俗、地理概况,以及中外职场文化和企业文化等; 5.职业英语技能包括理解技能、表达技能和互动技能; 6.语言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策略等。 | |||
教学要求 | 1.教师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高校教师资格,有英语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实施英语教学,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开展教学研究。 2.设备要求:为英语课程教学配备必需的设备资源(计算机、互联网、智慧教室、语言实验室等),提供相应的软件、互联网宽带访问等智慧教学环境。 3.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4.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展各种教学活 | |||
13 |
信息技术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拥有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 1.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理解信息社会特征并遵循信息社会规范; 2.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 【能力目标】具备支撑专业学习的能力,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 Q3 Q6 Q7 K1 A1 |
主要内容 | 1.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 2.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 | |||
教学要求 | 1.要求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符合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课程教学能力。 2.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性评价占60%,主要是线上考勤、讨论互动和相关测试及线下平时理实一体化机房上交的项目;终结性评价占40%,主要采用期末线下理实一体化机房考试。 | |||
14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的理念和知识; 2.知晓常用的求职信息渠道和求职权益保护知识。 【能力目标】 1.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个人职业规划; 2.能够从多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并完成求职材料制作; 3.掌握求职面试技巧。 【素质目标】具有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和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相连接的家国意识。 | Q1 Q2 Q3 Q4 Q6 Q7 Q8 K1 A1 A2 |
主要内容 | 1.职业生涯教育; 2.职业理想教育; 3.职业生涯规划。 | |||
教学要求 | 1.要求教师具有就业指导工作或辅导员工作经验。 2.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现场模拟等方法组织教学。3.应用多媒体资源、在线开放课程辅助教学。 4.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
(三)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设置及要求(见表4)
表4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描述 | 支撑的培养规格 | ||
1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隐私具有良好的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的工作需要。 【知识目标】掌握器官的形态和位置,能识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能规范地进行基本的实践操作,会运用解剖学基本知识分析、解释临床问题。 【能力目标】具有在活体能够识别重要体表标志,辨认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的能力具有熟练的解剖操作技能,能够系统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正常形态能力具有按系统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能力。 |
Q3 Q4 Q9 K2 A3 | |
主要内容 | 一、绪论 二、上篇: 第一章运动系统 第二章消化系统 第三章呼吸系统 第四章泌尿系统 第五章生殖系统 第六章脉管系统 第七章感觉器 第八章神经系统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 三、下篇 第十章基本组织 第十一章器官微细结构 第十二章人体胚胎发育概要
| |||
教学要求 |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采用电子幻灯片教学为主,配合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3.教学评价采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单元测试、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4.采取理论考核+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 ||||
2 |
生理 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人体整体功能活动的规律,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以及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各种实验仪器,正确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及结果观察。 2.会运用正确的医学术语阐释和交流人体的生命活动。 |
Q4 Q9 K2 A3 | |
主要内容 | 细胞生理、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和提问、肾脏的排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 | ||||
教学要求 | 1.教师应按教学大纲规定,全面把握好课程深度、广度、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2.任课教师要熟练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 3.应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4.采用“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评定成绩。 | ||||
3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 1.了解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特殊规律。 2.了解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能力目标】 1.会使用显微镜,辨认病理组织切片。 2.能识别病理标本,并能与正常器官进意行比较。 |
Q3 Q4 Q9 K2 A3 A5 | |
主要内容 | 总论:疾病中共有的各种疾病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疾病的病变化及其规律。 | ||||
教学要求 | 1.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新教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 2.建立设计性情景模拟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及时将最新研发成果融入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 ||||
4 |
护理药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培养踏实肯干、诚实守信,知法守法的道德品质∶树立“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职业意识养成严谨务实、主动服务的工作作风∶具有科学思维、临床判断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和用药指导∶理解各形 系统药物的机理、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机能学实验基本操作具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能进行处理的能力∶具备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进行用药后护理的能力。 | Q3 Q4 Q5 Q9 K2 K3 A2 A3
| |
主要内容 | 模块一:药物学总论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调配操作练习、溶液浓度和剂量计算。 模块二:药物学各论包括∶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心血管系统药理学、血液及内脏系统药理学、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模块三:化学治疗药物。 | ||||
教学要求 | 鉴于药理的抽象性,教师应恰当运用多种方法,融会贯通讲授,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等。 | ||||
5
|
病原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2.培养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知识目标】 1.掌握常见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传播途径和特异性防治原则。 2.掌握病原微生物实验中的无菌操作基本要求,建立无菌观念,为掌握护理操作技术打下基础; 3.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和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基础知识在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的基本应用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自觉运用所学其它科目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知识点及其作用的良好习惯; 2.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应用具体的操作中去。 |
Q4 Q5 K2 K5 A1 A4 | |
主要内容 | 1.微生物的结构、形态特点 2.常见病毒细菌的结构、形态。 3.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功能、抗原,免疫球蛋白与抗体、补体系统,免疫系统、免疫应答、超敏反应 | ||||
教学要求 | 1.要求教师具有熟练制作精美PPT的能力,通过动态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体免疫过程。 2.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拓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辅助教学。 4.本课程以考查方式结业,考核分比例:平时表现60%,期末考查40%。(平时表现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智课堂学习等;期末考查主要以心理活动为主) | ||||
6 |
健康评估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认同学科的专业价值,养成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健康问题的职业习惯,形成科学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践行“南丁格尔”的职业理念,养成献身健康事业的高尚情操。 2.坚持以评估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同课程的实用价值,形成积极的护理专业情感和态度,树立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专业思想,以及关心、爱护及尊重服务对象的观念。 3.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养成爱岗敬业、服务患者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和爱心。 【知识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以及护理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病人的护理需要、病人问题或护理诊断。其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独立问诊和进行整体规范的体格检查的技能和方法,并能综合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症发生的能力,为过渡到学习内科护理学和其他临床护理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 1.应用沟通交流技巧进行健康史的采集;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能力。 2.学会症状评估的基本方法; 3.熟练运用身体评估的基本技能; 4.初步学会心电图图谱识别的步骤和方法; 5.独立完成系统、全面和规范的整体健康评估,书写评估记录。 |
Q2 Q4 Q5 Q6 K2 K3 K4 A1 A2 A3 A6 | |
主要内容 | 包括健康评估概述及问诊,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疼痛、呕血与黑便、意识障碍、水肿、一般状态及甲状腺、胸廓与肺部、心脏、腹部及肝脏、脾脏、移动性浊音、脊柱、神经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评估,心电图检查,其他评估方法及护理诊断的步骤等。 | ||||
主要内容 | 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护理环境、入院和出院护理、舒适与卧位护理、休息与活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护理安全、清洁护理技术、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饮食护理技术、排泄护理技术、给药技术、静脉输液与输血技术、冷热疗技术、标本采集技术等 | ||||
7 |
内科护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通过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增强整体护理观,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主动采取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要点知识及护理措施;理解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具备参加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力目标】在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对内科常见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反映进行观察、监护和分析的能力,对内科常见患者进行基础照护的能力以及配合医生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初步应急处理的能力,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
Q2 Q6 K2 K3 K4 A1 A2 A3
| |
主要内容 | 本课程内容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以“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学内容讲授各系统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以及病人的临床特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在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能规范地进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懂得如何满足、维护病人的各种需要,学会对家庭,社会提供健康服务。 | ||||
教学要求 | 1.知识要求:学生应重点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要点: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了解内科护理中各系统的专科操作及其护理。 2.能力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并分析,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同时,根据护理对象的主要护理诊断能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判断病情变化,分析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3.素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同情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勇于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 | ||||
8
|
外科护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能按照外科护理项目要求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正确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等外科护理工作。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特征特点,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熟知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检查目的和临床意义及无菌技术知识和外科护理常用仪器的使用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临床的思维方式,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为患者健康服务的意识,具备从事护理岗位工作的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的专业作风。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树立为临床服务意识。 |
Q5 Q7 K2 K3 K4 A1 A2 A3 | |
主要内容 | 教学内容讲授各系统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以及病人的临床特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 ||||
教学要求 | 1、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开展实物演示讲解及大量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护理教学的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能力。 2、运用小组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和运用知识去设计方案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及决策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中开展以护士资格证考试为导向的外科教学活动,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灵活运用。通过构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培养模式,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 ||||
9 |
急危重症护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培养热爱护理、助产专业、严谨 实,无私奉献,慎独品行,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良好职业道德。 3.培养急危 重症救护职业中的应变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常见急危重症主要临床表现和抢救流程,熟悉重症监测指标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了解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的重要任务和特点。 【能力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常用急救技。 2.掌握常用的急危重症急救及监测的医疗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检测技能。 3.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去识别患者的健康问题。 |
Q4 Q7 Q6 K2 K3 K4 A1 A2 A3
| |
主要内容 | 本课程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重症监护知识,同时还涵盖了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危重患者的抢救监护及急诊医疗体系,因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全书共包括十章,72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16学时。内容包括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 | ||||
教学要求 | 1.讲授法讲授法最大的优点在于能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丰富的知识,容量大、效率高,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当学生人数较多、讲授内容抽象或艰涩难懂、时间紧,讲授法不失为一种较实用的方法,如急救流程、急诊科管理等,均以讲授为主。 2.案例分析法提供临床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掌握对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例如,讲授休克护理时,给学生一案例,让结合学生以往的病理、内外科护理知识,对病情做出合理诊断,并排列轻重缓急,对不同问题依次给予处理。 3.讨论法对一些易混淆、模糊的知识点,可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如学习心肺复苏时,由于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刚颁布了新的CPR流程及标准,教师即组织学生讨论新标准较之前的不同,分析变更原因及优势。如此,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其分析、总结能力,且便于培养其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能力。相较以往的死记硬背,优势不言而喻。 | ||||
10
|
护理学伦理与法律法规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的护理伦理与法治观念。 2.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树立责任意识。 3.学会从人文的角度理解并处理护理中发生的各种关系。 【知识目标】 1.理解护理伦理与卫生法规对护理人员的意义。 2.理解护理伦理与患者、社会、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违背卫生法规的处罚。 3.掌握护理伦理原则、规范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掌握护士执业有关法律规定。 【能力目标】 1.能够分清护理行为的善与恶,合法与违法; 2.能够在伦理与法规制约下进行护理行为的选择与抉择; 3.能够承担护理伦理与法律责任。 |
Q2 Q9 K1 K3 K4 A1 A2
| |
主要内容 | 主要介绍了伦理学与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规范和基本范畴等基础知识,还包括临床护理伦理及当今医疗特殊领域的护理伦理规范。另外,教材中还系统地介绍了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及护理实践中护士的法律责任。 | ||||
教学要求 | 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知识链接”“考点”,激发学生思维,拓宽知识储备,为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实训指导”部分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增加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不断地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使之具备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知识链接”“考点”,激发学生思维,拓宽知识储备,为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实训指导”部分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增加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不断地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使之具备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 | ||||
11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际沟通和护理礼仪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巧,通过实际操作的练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护理能力素养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院化护理岗位礼仪与沟通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修养,有助于实现培养素质优良、行为规范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能熟练的掌握在护理工作中的护士仪容、服饰、举止礼仪,掌握护士在工作中日常礼仪与工作礼仪。掌握在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的方法和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够与患者践行融洽的沟通;能恰当的践行形象设计。根据实际情境能够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 |
Q3 Q7 K2 K3 K4 A1 A2 A7 | |
主要内容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分为两部分。护理礼仪部分,涉及内容有:护理礼仪概述、护士仪容礼仪、护士举止礼仪、护士服饰礼仪、护士交际礼仪、护士工作礼仪、护士公共礼仪应用等;护理人际沟通部分,涉及内容有:人际关系、人际沟通、护理工作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沟通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临床实习护生的人际沟通等,对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的各方面知识作了全面、详细介绍,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一座通往事业成功的“桥梁”,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临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操作性较强,充分体现临床护理中的先进性、实用性。每章学习前给出学习目标并导人案例情境,使学生学有侧重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每章后辅以思考题及与护士资格考试对应的选择题进行演练备考。 | ||||
教学要求 | 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和将这些知识(日常人际沟通礼仪、仪表仪态与修饰、求职礼仪、服务礼仪、商务活动礼仪等)常用于各种实践领域中的操作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明确实际操作目的,根据实际情境快速与人沟通、组织交谈。在社交场合能以坦然、开朗的态度与人交谈,并能把握该说的和不该说的,就能够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一个拥有语言技巧和良好社交仪态的人,较为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与他人交谈时态度始终是温和谦虚在任何社交场合都受欢迎,并且能够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基础理论运用到护理实践当中去。 | ||||
12
|
妇产科护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够自觉将护理礼仪规范应用于护理评估的各项技术操作中,动作协调、美观、大方、得体。 2.能够将“全人健康—关注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心灵”最新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护理评估工作中。 3.具有爱心、耐心、细心、热心、贴心,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信念、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具有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5.尊重生命,关心、爱护病人的爱伤观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 【知识目标】 1.熟知女性生理、妊娠生理的基本知识。 2.能说出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监护、保健、处理和护理。 3.能阐述妊娠期常见病及急、危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4.能阐述妇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5.能说出妊娠护理常用技术操作目的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和诊疗技术的配合要领。 6.能说出妇科护理常用技术操作目的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和诊疗技术的配合要领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及妇科疾病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2.运用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访视。 3.能熟练掌握妊娠期妇女产前、产后的整体护理 4.能正确进行妇产科护理常用技术操作和诊疗技术的配合。 5.能将专业技术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社区产前保健和产后访视的职业本领。 |
Q3 Q4 Q6 Q7 Q10 K2 K3 K4 A1 A2 A3
| |
主要内容 | 妇产科护理学共设置理论-实训一体化课时数为72学时,第4个学期开设。按照“会说、会查、会看、会做、会写”的工作任务,序化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妇科疾病、优生优育等5个学习项目,体现“以人为本”的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融入1+X证书产后恢复等职业技能培训,达到育训结合、课证融通教学目标。 | ||||
教学要求 | 1.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新教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 2.建立设计性情景模拟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及时将最新研发成果融入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4.融入1+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达到育训结合、课证融通教学目标。 | ||||
13 |
中医护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 1.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关爱生命的意识,尊重患者、关注患者的感受。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4.具有“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 5.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养成辩证施护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诊疗态度。 【知识目标】 1.熟知中医阴阳五行及藏象学说基本内容,十二经脉及常用腧穴. 2.熟知病因学说及七情内伤基本内容。 3.能阐述四诊主要内容、中医性能及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4.熟悉中医针灸护理的评估及护理评价,常用中成药及用药护理,中医病情观察及情志护理原则和方法。 【能力目标】 1.能熟练掌握中医推拿护理的推拿手法及小儿推拿特定腧穴。 2.能熟练应用中医中药护理的操作方法。 3.能熟练运用中医基础知识进行四诊及辩证施护。 4.能将中医养生及防护原则相关知识融入到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 |
Q1 Q5 Q7 K1 K2 K6 A8 | |
主要内容 | 《中医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技能和中医学基本知识。本课程通过学习中医技能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并能将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思想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充分发挥中医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实际作用。 | ||||
教学要求 | 1.知识要求:本课程知识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分层次教学。 2.技能要求:本课程重点突出以岗位胜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技能目标分为能和会两个层次。能:指能独立、规范地解决实践技能问题,完成实践技能操作。会: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实施实践技能操作。 | ||||
14
| 传染病护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具有正确对待传染病人的意识,做到关心病人,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护理评估工作,为病人的康复服务。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自觉地对社区居民开展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 【知识目标】掌握传染病的有关定义、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知道发热、发疹的观察内容,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护理诊断,传播途径及护理措施等,熟悉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护理评估的步骤与内容。 【能力目标】能进行常见传染病的护理评估,并能进行正确的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用药护理。会对患者及社区居民进行常见传染病预防的健康宣教与指导,科学指导居民及时进行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
Q4 Q7 Q6 K2 K5 K8 K9 A4 A9
| |
主要内容 | 掌握主要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脑、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疟疾、日本血吸虫病、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预防与治疗处理原则及主要护理措施。了解甲型H1N1或H7N9a感预防、手足口病预防、鼠疫、恙虫病、狂犬病护理。 | ||||
教学要求 | 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小组病历分析、讨论及做练习题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做出正确的护理评估,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除学习文字教材外,还应做与课本配套的学习指导习题,有条件的,还可以调取医院的实际病例讨论,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写护理病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课程教学要求分“了解”、“掌握”、“熟悉”三个层次,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将能够在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面上把握课程内容。"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叙述、比较、分析等,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解释、简述、论述等,了解的内容要求解释、简述等。 | ||||
15
| 儿科护理学 |
课程目标 | 【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理解儿童及其家庭的人文背景,自觉尊重儿童的人格,保护儿童及其家庭的隐私;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儿童,减轻儿童痛苦,维护儿童健康。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要点知识及护理措施;理解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熟悉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儿科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能对不同年龄的小儿及患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小儿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小儿健康指导与卫生宣教的能力。 |
Q4 Q5 K2 K4 A1 A2 A3
| |
主要内容 | 本课程内容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以“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学内容讲授各系统常见儿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以及病人的临床特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在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能规范地进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懂得如何满足、维护病人的各种需要,学会对家庭,社会提供健康服务。 | ||||
教学要求 | 1.知识要求:学生应重点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要点: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了解儿科护理中各系统的专科操作及其护理。 2.能力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并分析,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同时,根据护理对象的主要护理诊断能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判断病情变化,分析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3.素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同情心,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
7、教学进程总体
(一)总体安排
表5 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序
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考 试 方 式 | 各学期周数及课时分配 | |||||||
合计 | 理论 |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5 | 18 | 17 | 18 | 毕业实习38周 | |||||||||
| 1 | 09011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0 | 28 | 2 | 试 | 2 |
|
|
|
| |
| 2 | 090102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66 | 6 | 试 |
|
| 4 |
|
| |
| 3 | 090201 | 大学语文 | 96 | 60 | 36 | 试 | 4 | 2 |
|
|
| |
4 | 090303 | 大学英语 | 132 | 80 | 52 | 试 | 4 | 4 |
|
| |||
5 | 090502 | 体育 | 136 | 12 | 124 | 试 | 2 | 2 | 2 | 2 | |||
6 | 120011 | 信息技术 | 68 | 18 | 50 | 试 |
|
| 4 |
| |||
7 | 052346 | 劳动教育 | 136 | 12 | 124 |
| 2 | 2 | 2 | 2 | |||
小计 | 670 | 276 | 394 |
| 14 | 14 | 8 | 4 | |||||
专业基础课 | 8 | 030045 | 生理学 | 40 | 38 | 2 | 试 | 4 |
|
|
| ||
9 | 030048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90 | 44 | 46 | 试 | 4+2 |
|
|
| |||
10 | 030031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 24 | 22 | 2 | 查 | 2 |
|
|
| |||
11 | 030009 | 护理药理学 | 72 | 54 | 18 | 试 |
| 4 |
|
| |||
12 | 030010 | 病理学 | 38 | 36 | 2 | 查 |
| 2 |
|
| |||
小计 | 288 | 208 | 80 |
| 12 | 6 | 0 | 0 | |||||
专业课 | 13 | 030011 | 基础护理学 | 210 | 72 | 138 | 试 |
| 6 | 6 |
| ||
141415 | 030001 | 护理心理学 | 36 | 34 | 2 | 查 |
|
|
| 2 | |||
15 | 030040 | 护理学导论 | 30 | 30 | 0 | 试 | 2 |
|
|
| |||
16 | 030012 | 健康评估 | 72 | 36 | 36 | 试 |
| 4 |
|
| |||
17 | 030036 | 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 | 36 | 32 | 4 | 查 |
|
|
| 2 |
| ||
18 | 030014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 30 | 22 | 8 | 查 | 2 |
|
|
| |||
19 | 030006 | 急危重症护理学 | 68 | 44 | 24 | 试 |
|
| 4 |
| |||
20 | 030004 | 内科护理学 | 210 | 174 | 36 | 试 |
|
| 6 | 6 | |||
21 | 030005 | 外科护理学 | 174 | 144 | 30 | 试 |
|
| 6 | 4 | |||
22 | 030003 | 妇产科护理学 | 72 | 52 | 20 | 试 |
|
|
| 4 | |||
23 | 030038 | 儿科护理学 | 72 | 48 | 24 | 试 |
|
|
| 4 | |||
24 | 030007 | 中医护理 | 36 | 24 | 12 | 查 |
|
|
| 2 | |||
25 | 0300020 | 传染病护理 | 36 | 36 | 0 | 查 |
|
|
| 2 | |||
26 |
| 认识实习 | 120 | 0 | 120 |
|
|
|
|
| |||
小计 | 1202 | 748 | 454 |
| 4 | 10 | 22 | 26 | |||||
能力拓展课程 | 27 | 090110 | 创新创业基础 | 32 | 32 | 0 |
| 8节/学期 | |||||
28 | 090102 | 形式与政策 | 32 | 32 | 0 |
| 8节/学期 | ||||||
小计 | 64 | 64 | 0 |
| 16 | 16 | 16 | 16 |
| ||||
毕业实习38周 | 1200 | 0 | 1200 |
|
|
|
|
|
| ||||
合计 | 3288 | 1284 | 2004 |
| 44 | 44 | 44 | 44 |
|
(二)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 | 实践课程名称 |
| 学时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实践 | 认识实习 |
| 60 |
|
| 2周 |
|
|
| |
实践 | 认识实习 |
| 60 |
|
|
| 2周 |
|
| |
实践 | 岗位实习 |
| 1200 |
|
|
|
| 38周 |
表6 集中独立实训实践教学进程安排
表7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表
课程类别 | 学时数 | 占总学时百分比 | 备注 |
理论教学 | 1284 | 39.1% |
|
实践教学 | 2004 | 60.9% |
|
总学时 | 3288 | 100% |
|
8、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为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60%,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业带头人
(1)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课程、培训及开发技术;
(2)较强的专业发展把握能力:把握专业发展动态,能带领团队科学调研、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合理设置专业方向,打造专业品牌。
(3)扎实的课程建设能力:能承担23门核心课程教学,主持1门课程改革,能带领团队完成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等工作;
(4)综合的科研服务能力:在科研开发、技术应用服务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担任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的顾问、技术专家等职务,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5)综合的师资队伍建设能力:能够根据教师各自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特点,开展分层分类培养,带领团队发展,全面负责双师队伍建设。
3.专任教师
原则上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培训师资格认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懂得生产管理与劳动组织,熟悉服务现场的操作流程;具备汽车结构原理知识与汽车检测维修的基本实践技能;有参与企业技术服务的能力;具有双师素质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4.兼职教师
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表8 师资配置与要求
序号 | 能力结构要求 | 专任教师 | 兼职教师 | ||
数量 | 要求 | 数量 | 要求 | ||
1 | 1)具有较好的护患关系处理能力 2)具有较好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
3 | 护理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
1 | 6年以上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工作经历 |
2 | 1)具有临床医师资格证证; 2)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治疗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
6 | 临床医学本科以上学历 |
1 | 5年以上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工作经历 |
3 | 1)具有护理诊断分析能力; 2)具有较好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
2 | 护理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
2 | 5年以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工作经历 |
4 | 1)具有母婴保健能力; 2)具有较好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
2 | 护理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
1 | 5年以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工作经历 |
5 | 1)具有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能力; 2)具有较好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
2 | 护理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
2 | 6年以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工作经历 |
6 | 1)熟悉临床常用药物、用药方法等能力; 2)具有较好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
2 |
护理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
2 |
6年以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工作经历 |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在理论教学中,有适应专业教学必须的的智慧教室及录播室,普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希沃一体机、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按按照完成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学习情景教学要求,配置每一个教学场地,满足一次性容纳50名学生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条件配置要求见下表。
表9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与设备名称 | 班均台套数 | 实训项目 |
1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心肺复苏训练模型 | 10个/班 | 心肺复苏 |
2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褥疮防止床垫(波动式) | 1个/班 | 翻身训练 |
3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全自动洗胃机 | 1个/班 | 洗胃 |
4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全智能化心肺复苏模型人 | 2个/班 | 心肺复苏 |
5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创伤与CPR模拟人 | 1个/班 | 心肺复苏 |
6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高智能半身心肺复苏模拟人(云平台台版) | 1个/班 | 心肺复苏 |
7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智能仿真综合模拟人 | 1个/班 | 心肺复苏 |
8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鼻胃管及口腔护理模型 | 10个/班 | 口腔护理 |
9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自动体外除颤仪 | 1个/班 | 除颤急救 |
10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ICU电动监护床 | 1个/班 | 气管插管护理 |
11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电子人体训练模型 | 25个/班 | 急救综合模拟 |
12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高级吸痰模型 | 4个/班 | 吸痰 |
13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移动交互式心肺复苏模拟人 | 1个/班 | 心肺复苏 |
14 | 急危重症实训室 | 铲式担架 | 2个/班 | 现场急救 |
15 | 营养实训室 | 成人骨密度测量仪 | 1个/班 | 测量骨密度 |
16 | 营养实训室 | 人体成分测量仪(带电脑、打印机) | 1个/班 | 测量人体成分 |
17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电子导尿灌肠模型 | 2个/班 | 导尿、灌肠 |
18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成人静脉输液模型 | 32个/班 | 静脉输液 |
19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高级测量血压手臂模型 | 14个/班 | 测量血压 |
20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上臂肌肉注射模型 | 4个/班 | 肌肉注射 |
21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老年静脉穿刺手臂模型 | 4个/班 | 静脉输液 |
22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儿童静脉穿刺手臂模型 | 6个/班 | 静脉输液 |
23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臀部肌肉注射带对比模型 | 10个/班 | 静脉输液 |
24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全功能护理模型人 | 10个/班 | 静脉输液、肌肉注射 |
25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压疮护理模型 | 4个/班 | 压疮护理 |
26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灌肠与肛管排气模型 | 4个/班 | 灌肠 |
27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高级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 2个/班 | 导尿 |
28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高级透明男性导尿模型 | 2个/班 | 导尿 |
29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全功能护理人 | 25个/班 | 静脉输液 |
30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灌肠模型 | 30个/班 | 灌肠 |
31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静脉输液模臂IV | 1个/班 | 静脉输液 |
32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女性护理模拟人 | 1个/班 | 尿道护理 |
33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精装静脉注射及穿刺操作手臂模型(左手臂) | 36个/班 | 静脉输液 |
34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臀部肌内注射操作模型 | 5个/班 | 肌内注射 |
35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高级透明男性导尿模型 | 4个/班 | 导尿 |
36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高级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 4个/班 | 导尿 |
37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高级气管切开护理模型 | 1个/班 | 气管切开的护理 |
38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高级心电监护训练模拟人 | 1个/班 | 心电监护 |
39 | 基础护理实训室 | 高级心肺复苏训练及考核系统 | 1个/班 | 心肺复苏 |
40 | 护士站 | 病历夹车 | 1个/班 | 接诊病人 |
41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多功能手术床 | 1个/班 | 认识手术室环境 |
42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胸腔器械包 | 1个/班 | 打开无菌包 |
43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34件创伤模型组件 | 4个/班 | 伤口处理 |
44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不锈钢扶手式器械台 | 2个/班 | 认识手术室环境 |
45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全功能护理模型人 | 1个/班 | 手术无菌区 |
46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外科缝合包扎展示模型 | 1个/班 | 外科缝合 |
47 | 外科护理实训室 | 阑尾器械包 | 1个/班 | 认识手术器械 |
48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肝脏穿刺模型 | 10个/班 | 肝穿刺 |
49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腰椎穿刺模型 | 2个/班 | 腰穿 |
50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电动吸引器 | 4个/班 | 吸痰 |
51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高级电动吸引器 | 2个/班 | 引流 |
52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氧气缸筒 | 6个/班 | 吸氧 |
53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胸腔穿刺引流模型 | 4个/班 | 胸腔穿刺 |
54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高级吸痰练习模型 | 4个/班 | 吸痰 |
55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心电监护仪 | 4个/班 | 心电监护 |
56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腹腔与骨髓穿刺模型 | 9个/班 | 腹腔穿刺 |
57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胸腔穿刺模型 | 5个/班 | 胸腔穿刺 |
58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多参数监护仪 | 2个/班 | 心电监护 |
59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心电监护仪 | 8个/班 | 心电监护 |
60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胸腔穿刺引流模型 | 1个/班 | 胸腔穿刺 |
61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腹腔与骨髓穿刺模型 | 1个/班 | 腹腔穿刺 |
62 | 内科护理实训室 | 不锈钢诊查床 | 18个/班 | 腹部触诊 |
63 | 健康评估实训室 | 心电图机 | 12个/班 | 心电图 |
3.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重点加强与甘肃省内相关医院的友好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进一步延续和提升。
表10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部分)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容纳实习生数量 | 基地指导 老师数量 | 实习岗位或 实习任务 |
1 | 东乡县人民医院 | 19 | 2 | 实习护士 |
2 | 广河县人民医院 | 58 | 4 | 实习护士 |
3 | 和政县人民医院 | 27 | 2 | 实习护士 |
4 | 积石山县人民医院 | 31 | 3 | 实习护士 |
5 | 九四〇医院 | 12 | 1 | 实习护士 |
6 | 康乐县人民医院 | 41 | 3 | 实习护士 |
7 | 永靖县人民医院 | 7 | 1 | 实习护士 |
8 | 武威市人民医院 | 39 | 3 | 实习护士 |
9 | 临夏市民族医院 | 12 | 1 | 实习护士 |
10 | 临夏市人民医院 | 53 | 4 | 实习护士 |
11 | 临夏县人民医院 | 15 | 1 | 实习护士 |
12 | 临夏县中医医院 | 4 | 1 | 实习护士 |
13 | 临夏州妇幼保健院 | 31 | 2 | 实习护士 |
14 | 临夏州人民医院 | 90 | 6 | 实习护士 |
15 | 临夏州中医医院 | 54 | 4 | 实习护士 |
16 | 定西市人民医院 | 63 | 4 | 实习护士 |
17 |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 35 | 2 | 实习护士 |
18 | 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12 | 1 | 实习护士 |
19 | 庆阳市人民医院 | 62 | 4 | 实习护士 |
20 | 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 46 | 3 | 实习护士 |
21 |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 58 | 4 | 实习护士 |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采用正式出版教材、自编特色教材和活页式讲义,广泛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教材将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工作规程,以及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通过各工种所包含的相关项目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增加实践训练内容,强化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活页式讲义内容体现先进性、地域性、实用性,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及时地纳入讲义,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天使的微笑》、《人性照护理论与实践》、《唤醒护理》、《护理质性研究》、《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雕刻时光—记董雅培从护士到终身教授的岁月》、《护理科研设计与统计》、《一般护理学》《天使的微笑》等护理专业书籍及与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相关的《人体构造》、《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VR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实施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加快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法、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注重融入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培育。课程采用PBL(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整合多个环节进行教学,在环节中产生新问题并进入新一轮循环。
(五)学习评价
1.课程考核评价
在课程评价中,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行业专家评价、社会评价“四位一体”的多元评价方式,认真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初步形成集态度、知识、技能于一体的“2+4+4”的评价模式。
表11 护理专业课程考核表
评价项目 | 态度考核 | 技能考核 | 知识考核 |
权重 | 20% | 40% | 40% |
评价方式 | 道德品质、遵纪守法 学习态度 | 实训考核 医院实习考核 | 课堂测试、单元考试、结业考试 |
评价主体 | 班主任、任课教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患者 | 专业课教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 | 任课教师 |
根据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学生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内容按照能力为主、知识为辅,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原则,构建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校内成绩考核与医院实习实践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与工作态度考核相结合,使学生的课程成绩评价与岗位职业标准相吻合。
(1)态度考核
表12 护理专业态度考核表
素养评价项目 | 权重 | |
1 | 政治素质 | 5% |
2 | 社会公德 | 15% |
3 | 个人素养 | 30% |
4 | 身心健康 | 20% |
5 | 发展性素质 | 15% |
6 | 患者服务满意度 | 15% |
(2)知识与技能考核
由学习过程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形成了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总分100分。
图4 终结性成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表
2.岗位实习评价
(1)实习医院应在护理部主任(或总护士长)主持或监督下,对的实习表现进行经常性的考核。在每一科室实习结束时,给的实习成绩进行认真的出科评定。医院评定的各科实习成绩是决定学生能否按期毕业的依据。任何一科成绩不及格,都要补实习,不能按期毕业。
(2)考核和评价学生实习成绩的标准是实习大纲规定的实习目标和各科实习的具体要求,总分100分,占学业总成绩的50%。包括平时考试40%、出科考核30%、自我总结10%及指导老师评语10%。实习结束后,将经带教老师指导评分的整体护理病历一份交医院护理部、医务科转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存档。
3.毕业考核评价
毕业考核分为:专业实务、实践能力、毕业设计。
(六)质量管理
1.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专业带头人为本专业教学第一责任人,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共同负责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应加大对专业教学的投入和管理,确保专业教学有序运行。专业负责人要加强本专业建设总体设计,负责本专业教育教学与改革具体组织实施,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标准的修订、课程教研教改等事宜。
2.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
按照学校设定的相关组织机构,执行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教学设施设备、图书及教材等各项管理制度。
3.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遵循学院制订的包括教学组织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
4.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与执行
在本方案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调研力度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训练项目,即对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开发。
5.教学档案收集与整理
按照学院相关制度,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为教学教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教学信息资源。教学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等。学校应对教学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做出规定,由专人负责管理,使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能更好地为教学教研服务。
6.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通过教研活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等途径,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九、毕业要求
1.各门课程成绩合格;
2.毕业设计合格;
3.毕业顶岗实习合格;
4.符合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
十、附录
附件1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
附件1:维多利亚vic003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
教学 计划 调整 或变 更 |
原教 学计 划 |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周学时 | 开课 周数 |
开课教研室 | 变更意见 (取消、修改、增加) |
|
|
|
|
|
|
|
| ||
|
|
|
|
|
|
|
| ||
调整 后计 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计划调整、变更原因简要说明:
专业负责人签名(章): 年 月 日 | |||||||||
二级学院意见:
二级学院院长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 |||||||||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
教务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
教学副校长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年至 年(春、秋)季 学院 专业 年级
注:1.凡课程的增减和更换、课程的学分和学时调整以及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开出学期的调整,均需填写此表。
2.课程代码以教务管理系统中查询代码。